颐和实验小学获“全国科研兴教示范单位”殊荣



不补课、不请家教、不留家庭作业
颐和实验小学获“全国科研兴教示范单位”殊荣

    5月13日,“高效课堂教学研讨会”暨“全国科研兴教示范单位”颁奖仪式在广州颐和大酒店国际会议厅举行。大会宣布,在全国教育科研先进单位评选中,颐和实验小学被教育部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和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管理办公室联合授予“全国科研兴教示范单位”称号。



    据悉,颐和实验小学是广州市唯一获此殊荣的民办小学。颐和集团董事副总裁李江莲荣获全国教研管理杰出人物,李兴球校长荣获全国教育科研杰出校长称号,马敏华老师获得全国教育科研优秀教师称号。

 

 




    教育部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秘书长杨春茂、国家督学、教育部教育督导办副主任林仕梁、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中心常务副主任曹志祥、国家教师科研基金规划管理办公室主任佟学、广州市教育局副局长江东、广州白云区教育局局长唐文贵等出席研讨会并发表重要讲话,颐和实验小学校长李兴球应邀出席颁奖大会并作典型发言。


   

    近年来,颐和实验小学抢抓小学教育发展机遇,转变办学思路,以教师全员参与的特色教育科研活动为平台,以课题研究为载体,以强化常规管理为手段,以改革评价手段为重点,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教育科研工作,不断提升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层次和水平,大大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大面积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开创了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新局面。



    据了解,颐和实验小学是2007年创办的颐和山庄小区配套实验学校,现有教学班13个,在校学生480人,专职教师34人。学校开办之初,学校就承担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新课程有效教学行动与策略研究”的实验,并申报了教育部教师基金会国家“十一五”创新教育独立课题的研究与实践。三年来,在课题组专家和区教育发展中心、片教育指导中心的指导下,按照“分科实验、稳步推进、确保成效”的实验原则,在语文、数学、英语学科中全面开展新课程有效教学实验,通过课堂教与学的改革,颐和实验小学“先学后导、问题评价、当堂训练、整体提高”的课堂教学模式和“三十二五”的课堂结构,转变了学生依赖于老师的被动性学习的局面,学生整体成绩提高迅速,后进生的提高尤为明显,“轻负高效”的教学效果,受到了学生、家长的充分肯定。


    颐和实验小学校长李兴球介绍,针对传统“先教后学”的教学思维,颐和实验小学提出有利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先学后导”的学习观。针对传统“预习简单化”问题,颐和提出了学生“结构化预习观”,学校为每个学生准备了自学预习笔记,让学生在预习中发现问题。针对传统教学中重知识教学、轻问题教学的问题,颐和提出“知识问题评价观”。学生在自学中提出问题,并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充分开发思维。针对传统教学只重视学校课堂教学,忽视课堂阅读的问题,颐和提出学生、老师、家长“学、导、督”一体制。学校把学生阶段性教学内容告之家长,让家长全过程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了解学生学习情况。针对目前学生作业多、补课多、负担重的现象,颐和几年来一直坚持“三不”(即周六、日毕业班不补课,学生不请家教(教师不准家教),不留家庭作业的三不做法),受到了在校学生家长的一致好评。针对低年级学生好动、注意力不集中,成绩发展不均衡的现象,颐和将四十分钟改为“三个10分钟的学习、两个5分钟的‘轻松一刻’”(三十二五)解决了学生的学习疲劳和专注力不集中的现象,提高了课堂效率。

    教育部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表示,颐和实验小学坚持科研促教、将教育科研与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形成了一支科研型的教师队伍,一批优秀科研骨干成为省市区级的科研中坚力量,学校科研课题层次高,内容广,科研氛围浓厚。

    会上,教育部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秘书长杨春茂向颐和实验小学授牌,李兴球校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颐和实验小学的教学宗旨和今年“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加快教育改革,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注重引导和培养孩子们独立思考、实践创新能力”的阐述不谋而合,丰富多彩的教育方式,激发了孩子的天赋,真正提高了素质。

 
 
 
 

 

 
 
公司新闻 
Copyright © 2008-2010 YiHe Group . All Rights Reserved
广州颐和地产版权所有 / 粤ICP备12063084号-2/ 粤ICP备12063084号-1